北京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60%,推动建设双师课堂

2021-10-25 21:17:37阅读()教育部
推荐题库

“双减”工作试点地区典型案例:北京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60%

10月25日消息,今日教育部官网披露“双减”工作试点地区典型案例,北京、上海、沈阳、广州、成都、郑州、长治、威海、南通等全国试点城市公布“双减”工作进展。

其中,北京市线下学科类无证机构压减率98%,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60%,无证机构动态清零的区12个。上海市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21.73%,从业人员减少3.5万人。

以下为各试点地区“双减”工作具体进展:

北京:线下学科类无证机构压减率98%,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60%,无证机构动态清零的区12个

北京市有序稳妥推进“双减”工作。出台“1+1+3”规范标准(“1”是建立预付费资金监管机制、“1”是加强办学许可证管理、“3”是明确办学培训的规范标准),研制“营转非”、“备改审”方案,以政策突破解决治理难题。线下学科类无证机构压减率98%,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60%,无证机构动态清零的区12个。建立专门管理平台,实现资金、学生、教师、课程、机构“五个管起来”。以“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24小时在线监测”等多种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双通报、双转办”,累计对120多家机构予以通报、对多名教师调离教师岗位,对多家违规企业顶格罚款1500余万元。从严从快大力整顿校外培训营销乱象,市属媒体、公共场所等全面停播培训广告。建立区教委、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同审联批”机制,设立“绿色通道”,统一做好非营利法人登记等相关手续。积极帮扶引导培训机构转型,多措并举提供22万余个岗位促进教培行业人员转岗再就业。

上海: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21.73%,从业人员减少3.5万人

上海市全面实施“5+2”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学生应留尽留全覆盖、工作日全覆盖。优化征询单设计,由此前的“愿留者提出申请”调整为“不留者提出申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参加学生比例达到95%。拓宽课后服务渠道,主要由学校教师承担,鼓励适当引入符合条件的校外人员,目前已有超过80%的教师投入课后服务,624所学校引入退休教师、社区公益组织、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等专业力量。按在校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安排教育经费用于校内课后服务的设施设备、材料购置等支出,核定教师在工作日开展课后服务的报酬标准,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专项,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

“双减”政策实施后,上海市大幅压减培训机构数量,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21.73%,从业人员减少3.5万人。同时,采取多种手段促进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强化培训资金有效监管,出台《上海市民办培训机构培训资金管理指引》,建立“教育部门排摸机构—银行监测机构账户并对非常规开支进行预警—多部门联合约谈、分类处理”的存量培训资金监管机制。开展培训行为精准引导,实行 “双减”书面告知书家长和学生“双签字”,通过消费者协会“六提醒”,建立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并根据日常检查结果和监测情况动态调整。 健全维稳应急处置机制,组建由教育、公安、信访、人社、民政、银保监等部门参加的市级应急专班,制定培训机构非正常停业处置区域分工方案,形成快速处置机制。建立“跨界公益互助机制”,由被动的机构停业应对转为主动的提前储备公益资源,已形成超过14亿元的公益互助课程库,为学生“消课”创造了条件。形成规范治理合力,成立市培训协会,提示引导培训机构转型发展路径,并收集和研判培训市场信息,发挥重要咨询作用。形成规范治理工作合力,依托高校力量,制定分类判断指标、专家鉴定机制等指引,建立“机构自查‒专家评估指导‒执法鉴定”工作流程,形成分类案例和负面清单,为政府部门开展监管提供专业服务;依托法律专家和行业组织梳理家教等非规模化培训行为的典型特征、适用法律资源等,分析监管原则和可行手段,为后续治理提供专业依据。

沈阳:探索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试点,提供赛艇、攀岩、编程、独轮车等校外资源供学校使用

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健全完善规范校外培训联席会议制度,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厘清职责、分类治理。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接受各方监督。开展为期3个月的第一轮专项治理,重点治理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开展培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重点问题,坚决做到检查到位、督促到位、整改到位、处罚到位。全面排查、清理培训广告。对现有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细化制定设置标准,落实年检年报制度。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对问题严重的机构,一律纳入“黑名单”实行动态监管。强化风险预警研判,建立培训机构矛盾风险排查预警日报告制度,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警,妥善化解。指导校外培训机构做好从业人员的转岗、分流、解除劳动合同等工作,目前已妥善解除劳动合同138人,将168名校外培训机构优秀教师招聘到全市各中小学任教。建立预收费信息台账,及时动态掌握预收费及消课情况,有效避免因退费难出现群体性事件。加强宣传引导,召开全市培训机构负责人会议,约谈130家重点机构负责人。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沈阳教育发布等方式,向家长和社会宣传解读政策,仅沈阳教育微信公号“双减进行时”专栏累计阅读量就达2100万次,为“双减”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舆论氛围。

持续提质减负,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规范教育教学秩序,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坚持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严格实施学生在校时间规定和教育教学计划,严禁削减或挪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课时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修订完善中小学教学管理规程,分学科研制课堂教学框架要求和评价标准,将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评价主要依据,共遴选101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60所基地学校和226所达标学校。依托“数字沈阳”,组织名优教师征集、研发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入实施中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走班制”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改进学生培养模式和教育评价方式,全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将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与“双减”工作整体设计、同步实施、一体推进。自主研发的义务教育作业专区上线运行,教师可参考平台范例,分层设计基础性、拓展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全面推进“基础+弹性”作业模式奠定坚实基础。问卷调查显示,全市家长对学校总体作业管理满意度达97.07%,学生满意度达96.98%。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每年安排近1.8亿元开展“弹性离校课后服务”,免费提供普惠性课后服务,适当开展体育、艺术、科普等个性化课后教育。全面落实“5+2”课后服务时间要求,做到学校全覆盖、服务品质化、保障高效化,基本实现了学生离校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有效衔接,学生参与率达96%。部分学校试点开展周六课后服务,进一步化解家长周末看护难问题。同时,探索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赛艇、攀岩、编程、独轮车等校外资源供学校使用,并按照每年每生1000元的标准予以经费保障。

广州:986所校外培训机构上线“穗好办”市民平台向市民提供便捷的查询、监督服务,针对性储备教培人员就业岗位2.5万个

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治理规范校外培训行为。针对机构数量过多,转型退出指引不清晰的问题,做到边压边改,破立并举。做到摸清底数,全面排查“精、准、全”,把好“教学关、审批关、引导关、治理关”四道关口。以“逐个排查、逐项整改、一家一档、一治一案”的工作原则,出台“营转非”、机构转型和终止办学三个指引,引导机构转型或良性退出。针对机构经营困难和风险隐患问题,做到提前防范和有效处置。强化超前思维和主动改革思维,做到校外培训机构风险监管“三早两必谈”(“三早”即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两必谈”,即大型机构必谈、有经营困难机构必谈)。建立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以出台司法建议书的形式解决治理过程中衍生的场地租赁、学员退费、劳动纠纷等问题。针对防范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问题,实施常态化高强度执法检查和约谈提醒。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5+2”(工作日+节假日)、“明查+暗访”常态化督导检查,实现“全面督、经常督、强力督”,充分运用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回头看”等手段加强监督,确保相关问题立行立改。对存在问题较多、政策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区域和培训机构进行严肃处理、追责问责,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针对回应群众关切和平稳推进治理的问题,多措并举体现广州温度。发布《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行为提示书》《警惕校外培训机构风险提示书》,公布“白名单”和市、区监督举报电话,986所校外培训机构上线“穗好办”市民平台向市民提供便捷的查询、监督服务。教育部门积极协调机构开展行业互助,承接退出机构的未完成课时,助力机构良性转型和退出。发动全市公办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针对性储备教培人员就业岗位2.5万个,组织9场次教培行业线上招聘会,推动机构人员分流再就业。

成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学生参与率96.6%,教师参与率95.3%

全力推进“双减”工作。压实市级部门和区县党委政府“双减”工作责任,突出源头治理和清单化管理,实施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培优提质,考试管理,以及校外培训准入、实施和督导等“五张清单”。通过分类监测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总体控制作业总量时长,让作业数量减下来;通过课后服务全面覆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等,强化课后服务保障,让校内托管质量提上去,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学生参与率96.6%,教师参与率95.3%;通过推动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家门口的好学校多起来;通过规范考试内容、控制考试次数、强化考试评价导向,避免压力向前传导,让学生和家长焦虑降下去,通过教育部“双减”监测平台对家长问卷调查显示,成都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家长对校内减负满意率达98%;通过组织专业力量、邀请市民代表和新闻媒体,开展为期5个月的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目前已累计派出260人次现场督查校外培训机构,督促整改违规办学行为301件次,严格把好校外培训入口关、过程关和监督关。

郑州:各区县(市)财政共拨付课后服务经费4.8亿元

抓重点,聚焦关键任务。课后服务覆盖“全”。将课后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拓展提升“午餐+延时”的“官方带娃”模式,加快实现课后服务“双延伸、双结合、一提高”。目前,全市课后服务实现公办学校全覆盖、城乡全覆盖、有需求学生全覆盖,自愿参与学生占比84.6%,志愿参加教师占比94%;各区县(市)财政共拨付课后服务经费4.8亿元。作业建设理念“新”。相继启动作业设计奖评选、作业设计与管理网络调查等工作,推出“郑州市作业建设18条”,以作业内涵提升促进作业提质增效,严格作业公示制度、严控作业总量和时长、强化教师作业指导职责。支持中小学积极探索布置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应用“基础作业+弹性(分层)作业”的模式。全市建立校内公示制度的学校达100%。优质资源保障“足”。全面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实施“新优质初中”项目,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111个,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学在郑州”网络课堂学生学习平台持续升级,有力保障全市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校外治理出拳“重”。向社会公布全市各地校外培训机构违规问题举报电话和邮箱。各区、县(市)成立工作专班,聚焦12项重点内容,针对资质、场地、师资、培训内容、收费、公示等关键环节,开展集中整治。今年以来,共排查校外培训机构5307个,下发停办通知书2612份;注重用好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规范“黑白名单”制度,对非法培训机构形成了有效震慑。

细落实,强化重要环节。增联管联治,减各自为战。持续健全市级统筹、县级主责管理体制,压紧压实县级党委政府责任。把“双减”工作作为督政“一号工程”,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和年度综合考评体系,启动“双减”工作达标工程,定期通报、加大追责问责力度,激发县级党委政府积极性。增常态治理,减违规行为。修订完善学科类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调整专兼职教师比例、数量,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密切教育、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配合,持续保持对无证办学行为的动态监管,一经发现立即取缔。增预防预控,减风险隐患。建立“一机构一张表、一机构一清单、一机构一研判”校外培训机构风险防控制度,消除隐患。联合教育、金融、公安、银行等部门,加强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建立学费专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对各区县(市)规模前十的培训机构逐一约谈,坚决杜绝“退费难”“关门跑路”发生。已复课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2月31日学费无法清零的,10月25日前必须退还相关费用。

长治:2019年下半年以来实现了学科类培训机构“零新增”

治理培训机构,压减机构体量。规范审批制度,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已全面启动规范审批体育、艺术类之外的培训机构工作,两年来实现了学科类培训机构“零新增”。目前,正在部署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压减数量。对现有非学科类机构将开展集中整顿,优胜劣汰,提高质量。开展专项检查,今年7月份各县区组织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专项联合检查,确保全市学科类培训机构在暑假期间全部停止培训。9月份组织各县区对所有培训机构进行交叉式、地毯式清查,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坚决整改。国庆假期,各县区在确保有证有照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培训的同时,加大对无证照黑机构的查处力度,全市共查处11所,当场封闭关停。狠抓关键节点,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区加大执法力度,严禁学科类培训机构在双休日和节假日开展培训。同时,要求工作日培训时间不得与中小学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迟于20:30。强化日常监管,进一步修订培训机构管理细则,完善治理依据。组织市发改、教育等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和成本测算,研究制定学科类培训机构政府指导价相关政策。组织专门队伍对主城区校外培训机构广告进行清查,撤除墙体广告69处,LED屏广告2处。

威海: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建立遴选、评估和退出机制

突出从严管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从严审批培训机构。组织教育、文旅、体育等部门分头研究推进学科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培训机构监管,制定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从严认定培训项目。成立专家组,对学科类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项目存疑的机构进行集中审核界定。从严管控办学行为。开展“证照不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和学科类培训机构规范办学专项督导检查工作,严查无证办学等违规培训行为。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工作机制,对全市568所培训机构开展多轮次、全覆盖式督导检查,发现违规培训的立即关停整改。从严监管资金价格。推行第三方资金监管和风险储备金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强化收费风险管控,防止培训机构出现“卷款跑路”。

突出系统改革,构建长效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后服务,组织对有需求的小学生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截至目前,全市19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开课后服务工作,自愿参与的学生16.7万人,占比73.81%,参与暑期托管服务的学生达万余人。按照每生每小时2—4元的标准,以增加绩效工资总量的方式由财政拨付,2016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累计拨付总额1408.5万元。指导各学校“一校一案”因地制宜设计课后服务内容,构建起以指导作业、答疑辅导、特色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体系。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建立遴选、评估和退出机制,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暗访暗查,定期通报师德违规处理和有偿补课情况,对学术不端、师德失范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南通:100%小学开展“5+2”课后服务,100%初中提供夜自习服务

坚持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由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在中办国办明确相关职责部门基础上,增加司法、行政审批、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等10余个部门,成立市级30个部门和10个县(市、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参与的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责任清单。发布南通市《实施意见》及31项配套政策、工作方案,形成“双减”工作“1+X”整体方案及配套政策体系。市教育局设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县(市、区)教育部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按2万名中小学生配置1名管理人员的比例,累计核增管理编制37名;市发改、人社、财政建立健全合理补助机制,以小学每节课70元、初中每节课80元标准发放教师课后服务补助;市城管局、市场监管局联动,全面开展全市校外培训广告专项治理行动;人民银行、银保监及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平台建设;市公安局加强对涉稳风险排查,加大对重点机构监管。所辖县(市、区)党委政府将“双减”工作作为属地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县(市、区)年度工作和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将“双减”督导工作列为2021年下半年市政府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出台“20条50项”督导评估细则,以督促“减”,以评提质。

坚持发挥学校主阵地、教师主力军作用。以“教足教好”保障“学足学好”,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课改现场会,推动全市中小学聚焦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巩固并放大南通基础教育优势。以“精选、精练、精批、精讲”“有练必躬、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推动“作业瘦身”。修订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从2022年起,教师参加职称评审时需提供上一年度作业布置清单、教师自练自做作业本以及班级学生作业本,作为评审佐证材料。以“课后服务”缓解“后顾之忧”,100%小学开展“5+2”课后服务,100%初中提供夜自习服务;全市参加课后服务及夜自习服务的学生占比96.58%、教师占比97.39%。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名师全员参与“慧学南通”线上课程资源开发,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线上答疑平台。

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强化源头管控、明确学科类培训机构只减不增。明确由体育、文广旅、科技等部门对相应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审批。成立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非学科类鉴定专家组,组织多轮专家鉴定培训会。强化存量治理,制定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验收标准。采用分片包干制,“一对一”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政策宣讲,引导其注销或转型发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利用县(市、区)、镇街、村(居)三级监管网络,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检查。每半月召开一次全市“双减”工作推进会,采用现场交流和实地观摩的形式,推进区域间学习借鉴和整体联动。编制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执法应知应会、联合治理违法违规行为指引、行政执法简易程序流程,对全市新上岗40名专业执法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建设南通市“双减”一体化大数据管理平台,融入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系统,统一校外培训机构监控设备,打通市场监管、公安、教育等数据库,实现对机构证照信息、学员信息、教师信息等进行预警和24小时全天候监管。确定资金监管方案,将培训预收费纳入资金监管平台,实行一课一划账。充分运用“传统媒体+互联网+户外”三位一体广告监测平台,创作设计系列公益视频和公益海报,通过互联网、户外大屏、电梯和出租车等媒介,广泛宣传“双减”政策,传播正确教育理念,营造浓厚氛围。


扫一扫,手机继续看
    特别声明:文章多为招考官网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
    部分数据为彩果考试网(m.ibid2.com)收集整理,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彩果考试网-
    Baidu
    map